大发回血计划稳定上岸

新闻动态
中国'国之重器'东风-5核心技术首度揭秘:全球威慑力再升级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1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75

近日,央视罕见解密"东风"-5洲际导弹核心技术参数,这款服役近60年的"镇国重器"瞬间引发全球关注。作为中国第一代"核盾牌",它不仅撑起国家战略安全伞,更见证着中国国防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。

"这枚32.6米长的钢铁长剑,能携带相当于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飞越半个地球。"军事专家王明(化名)指着央视公布的3D模型感叹。资料显示,东风-5最大射程达1.2万公里,能从中国任何角落精准打击全球目标。其地下井发射系统更堪称"钢铁堡垒",既能抗住核爆冲击,又能确保导弹随时待命。

但鲜为人知的是,这个"老功臣"仍在持续进化。从1984年首次亮相至今,东风-5家族已衍生出三代"猛将"。1987年服役的东风-5A通过升级发动机和导航系统,将打击精度从500米提升到300米内,达到国际顶尖水平。2006年列装的东风-5B更堪称"多弹头杀手",能同时释放4-6枚核弹头,每枚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30倍。

最引人注目的是传闻中的东风-5C。据外媒披露,这款神秘型号采用新型燃料技术,射程突破1.5万公里,可携带10枚分导式弹头。俄罗斯媒体惊呼:"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陆基核武器。"

"这些改进绝非简单的参数升级。"国防大学教授李强指出,从单弹头到分导式多弹头的跨越,意味着一枚导弹能瘫痪整个敌方战略体系。而地下井与机动发射的"双保险"部署,让中国核威慑能力实现质的飞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央视此次解密时机耐人寻味。就在一个多月前,美国防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重提"重返亚太"战略。军事观察家指出,中国选择在此时公开东风-5核心技术,既是对潜在对手的强硬回应,也暗示着更先进的战略武器已蓄势待发。

"真正的威慑力不在于武器本身,而在于让对手相信你随时能使用它。"王明表示,随着东风-5系列与东风-31AG、东风-41等机动导弹形成"铁三角",中国已构建起立体化核威慑体系。这种以地井重型导弹为核心的战略布局,与美俄形成"核三位一体"的默契,共同维系着全球战略平衡。

从戈壁深处的地下发射井,到太平洋彼岸的军事观察站,东风-5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重塑国际安全格局。正如央视在报道结尾强调的:"大国重器,为守卫和平而生。"这或许道出了中国核威慑战略的终极密码——以最强力量守护世界和平。